學生減負,新高考改革,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,今天小編為大家?guī)黻P于關于中小學生減負新高考改革 北京市教委最新回應的相關訊息,希望可以給大家?guī)韼椭?,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?/p>
近年來,北京市教育系統(tǒng)聚焦學生的實際獲得,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,努力讓優(yōu)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,為全國教育改革發(fā)展探索了重要經驗。
近日,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、市教委新聞發(fā)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網,圍繞北京市在減輕學生課業(yè)負擔、新高考改革等基礎教育領域的探索經驗,以及如何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和分享:
教育部日前發(fā)文強調,要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(yè)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。在落實這項工作方面,北京市目前主要有哪些舉措?
中小學生如何減負,一直是教育改革當中探索的重要話題。特別是今年以來,從中央到教育部對減負的問題高度關注,特別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實際感受,也出臺了相應的措施。
北京市在這方面積極地進行了一些探索。比如,在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(yè)負擔的整體部署上,我們實際上是多措并舉,共同發(fā)力。
一方面,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,著力讓課堂內、校內的教育供給效率更高,盡量壓縮作業(yè),提高作業(yè)的質量,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,減輕學生的作業(yè)負擔。
另一方面,在校外培訓機構如何去選擇、如何去治理、如何去引導方面,我們也做了大量工作。比如,現(xiàn)在正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教師資質問題、預付費問題,還有超綱、超標準教學等問題進行規(guī)范化治理。在這方面我們也出臺了一些實驗性的舉措,并取得了初步成果。
實際上,我們真正想要實現(xiàn)的負擔減輕,并不是以犧牲學生的學業(yè)質量、效率為代價,而應該是在減負的同時還要增效。這需要我們在當前的發(fā)展階段,調整教育供給側的結構,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,也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。
在提高教師教學、學生學習效率等方面,北京市今后一段時間將如何繼續(xù)發(fā)力?
在完成、鞏固好現(xiàn)有的一系列舉措的基礎上,我們下一個階段要把研究的重點、落實的重點放在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》的落實和具體措施上。比如如何評價學校、如何評價老師、如何評價學生,這里涉及到對老師教學的績效、效率和成果的評價,對一所學校的辦學成果的評價,對一個學生五育并舉、各個方面發(fā)展評價的方法、手段和標準等問題。
這些評價標準的調整,也會對當前進行的“負擔減輕”,包括課內課外整體教育的協(xié)調等,起到關鍵性的引導作用。實際上,有什么樣的評價標準就有什么樣的教育供給。教育供給的達標程度也需要看實現(xiàn)的途徑,這是一個系統(tǒng)工程。
據了解,北京市近兩年啟動了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。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有什么特點?目前相關的推進情況如何?
一直以來,我們雖然在基礎教育階段談的是校長負責制,但在整個教育的管理和發(fā)展方向上,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,堅定落實黨對教育工作各方面的具體要求。
在當前這個新的階段,為什么進一步強化這個要求?在教育的目標上,教育不僅僅是民生,更是國之大計、黨之大計。教育不僅要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和“各得其所”服務,更要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需求服務。因此,我們必須要強化黨對教育改革、對教育發(fā)展的全面推進和領導。
從去年開始,北京市在全市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,現(xiàn)在有四個試點區(qū)。我們強調的是,在基層學校的黨組織如何更好發(fā)揮作用?除了“三會一課”等基本組織建設和保障外,在當前教育改革面臨的最突出、最熱點、最難點的問題和人民群眾最急需的問題上,黨組織應該如何發(fā)揮作用?
按照2018年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(fā)的《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要求,我們推進落實“雙帶頭人”制度,既要讓優(yōu)秀的黨員成為骨干教師、學科名師,也要讓業(yè)務當中的骨干老師在基層黨支部當中發(fā)揮更堅實的作用。
通過將近兩年的建設,我們看到,在減負過程中,在新的中、高考所帶來的教育教學難點的挑戰(zhàn)中,一線黨員教師和基層黨支部發(fā)揮了巨大作用。通過黨組織的強力推進,許多難題得到了很好的化解,讓學生有更多的實際獲得。
從2020年開始,北京市正式實行新高考改革。新高考有一個制度叫等級賦分制,劃分為五個等級。當前已經進入2021年全國高考的倒計時階段,在北京市新高考實行一年以來,它有什么樣的效果?
北京市新的高考方案是完全落實國家教育部總體部署的高考方案。去年雖然高考、中考延期舉行,但是考試試題的命制和錄取招生組織工作都進行得很順利。
從目前來看,有幾個點值得關注。一方面是整體的考試錄取平穩(wěn)有序。實行等級賦分制之后,學生可以選擇最優(yōu)勢的學科參與錄取和競爭。對于每個孩子來講,不僅平行錄取當中每一分都得到有效運用,學生選科的方向和特長,也得到了相應的滿足。去年,新高考在方案的落實和錄取的結果上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認同。
再一點,北京新高考在命題上也很好體現(xiàn)了平穩(wěn)過渡的性質,命題的分數和技術的把握也非常好。
另一方面,在命題的情境和創(chuàng)設、素材的選用和價值觀的引導上發(fā)揮了特殊的作用。各科試卷的命題廣泛結合國家、民族的發(fā)展趨勢,和所在城市的發(fā)展需求相結合。素材的選用和情境的創(chuàng)設,體現(xiàn)了時代的特點,讓孩子們在答題過程當中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,而是在新的問題、新的情境當中學以致用,在考試過程中也能夠深化對國家、對地方、對家鄉(xiāng)的理解和情感。
2021年的中高考將如期舉行。各個學校對初三和高三,特別是高三的畢業(yè)年級也有特殊的復習設計和整體引領。可能每個孩子的復習進度都做了相應的調整,這和去年是不一樣的。今年仍然會保持命題考試各個方面規(guī)范化建設的平穩(wěn)性,發(fā)揮去年優(yōu)勢,繼續(xù)積累經驗。
提到北京會經常提到四個字“首善標準”。就北京而言,如何以“首善標準”來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?
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提出來的總體要求,從北京市的教育發(fā)展規(guī)劃來談,總體來說有五個方面:
第一,在“四個中心”的功能建設上、提高“四個服務”的水平上實現(xiàn)更大的突破。北京城市建設未來主要圍繞“四個中心”來進行。從教育行業(yè)來講,“四個中心”的建設要以教育為基礎,需要有相應的專業(yè)人才來支撐和守護。所以,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,要認真研究“四個中心”的功能建設和服務的水平。
第二,在滿足北京市市民更充分、更高質量的教育需求上實現(xiàn)更大的突破。圍繞著“七有”“五性”,北京市建立了“接訴即辦、未訴先辦”的管理體系。我們要知道家長、孩子對教育的需求,更要知道國家、民族對未來人才的需求,把這兩個需求緊密結合起來,更好地引導社會各界形成合力。
第三,在適應科技發(fā)展、促進育人方式變革上實現(xiàn)更大的突破?,F(xiàn)在社會的發(fā)展速度非???,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疫情,讓教育場景和教育的形式加速發(fā)生轉變。比如在線教育中,學生更廣闊地集納教育資源、學習知識。所以,在構建整體的教育體系當中,更要關注校內和校外的結合、線上和線下的結合,以及更廣義的教育資源觀和環(huán)境觀的構建問題。可能傳統(tǒng)學校的圍墻、教師的身份、學校的圖書館和實驗室已經不能再限制學生的認知和學習來源。在這種情況下,怎么能夠集納更多的資源,為孩子提供適合且高效的教育供給,是一個重要的命題。
第四,在構建開放融通充滿活力的發(fā)展局面上實現(xiàn)更大的突破。特別是系統(tǒng)內和系統(tǒng)外資源的融通,包括深化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。面向新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構建,也要有特殊的設計。
第五,在深化教育評價改革、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教育治理體系上實現(xiàn)更大的突破。在評價改革當中,要系統(tǒng)地梳理大中小幼不同學段和不同類型的評價指向,思考在方式和指標上應該怎么進行有機整合,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優(yōu)質教育資源供給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?guī)淼年P于關于中小學生減負新高考改革 北京市教委最新回應的相關訊息,希望可以給大家?guī)韼椭嘟逃嵪⒄堦P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。
【關于中小學生減負新高考改革 北京市教委最新回應】相關推薦文章: